6月26日,在忻州市忻府區三交鎮,由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發的國內首臺玉米膜側播種機在此開展田間示范作業演示。演示現場,省農科院專家、忻州市農業推廣站、忻府區農業推廣中心以及當地種植大戶等百余人參加了活動。
在農業部行業項目“主要農作物抗御季節性干旱技術研究與示范”的支持下,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栽培生理研究室科研人員從2012年開始開展了高積溫區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經過近五年的努力,使地膜覆蓋高積溫地區推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集成了玉米膜側播種綜合栽培技術。該技術通過玉米種在地膜側邊、鋪膜壟形成弓形、不開溝鋪膜等技術,有效解決了高溫導致玉米早衰、放苗投工等問題,顯著提高了玉米產量與降水利用效率。并且側膜播種不僅減少了地膜用量,而且后期地膜收回相較普通膜上種植更加高效,杜絕了普通地膜播種時所產生的白色污染問題。
根據技術需要,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我國首臺玉米膜側播種機,取得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和一項發明專利,實現了藝機一體,農機農藝的有機融合。2014年與2015年,在榆次區、原平市、五臺縣、忻府區等地進行了播種機作業大面積示范,播種速度達到8畝/小時,比當前生產應用的鋪膜播種機快2-3倍,示范田產量達到了728公斤,為國內旱地玉米高產穩產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發布日期:2016-08-13 11:07:01 提交人: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